仓储物流规划原则建议

来源:西安物流货运服务公司发布时间:2020-07-14 07:30:00

仓储计划方案应能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实现仓库中货物的快速准确流动。这一目标的实现只有通过物流技术、信息技术、成本控制和仓库组织结构的综合战略来实现。仓储系统的物流规划原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某些情况下,某些原则相互影响甚至相互矛盾。为了做出较好的设计,有必要对这些原则进行选择和修改。

仓储计划方案应能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实现仓库中货物的快速准确流动。这一目标的实现只有通过物流技术、信息技术、成本控制和仓库组织结构的综合战略来实现。仓储系统的物流规划原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某些情况下,某些原则相互影响甚至相互矛盾。为了做出较好的设计,有必要对这些原则进行选择和修改。

(1) 系统简化的原则是根据物流标准化对包装和物流集装箱进行标准化。将日用品、粮食、饮料、盐、糖、饲料等散装货物和不规则形状货物等散装货物,统一成一个标准的储运单位,实现装载单位与运输车辆的协调、有效空间的大小、集装箱单位与装载的配合与卸货设备、集装箱装载清单这将有利于仓储系统各方面的协调。在转运作业中,不需要改变装载方式,提高通用性,减少装卸时间,减少货物的损耗和损坏,从而节约成本;同时,也简化了装卸子系统,降低了系统的运行维护成本,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提高了仓储作业的效率。

(2) 平面设计原则是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仓储系统的物流应在同一平面上实现,以减少不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减少利用率低、作业效率低、能耗大的起重机械,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3) 物流与信息流分离原则现代物流是以计算机网络为支撑的物流。物流与信息流的结合解决了物流流向的控制问题,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准确性,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如果不能尽快实现物流与信息流的分离,则需要在物流系统的每个开闭节点设置相应的物流信息读取装置,这必然导致系统的冗余,增加系统的成本;如果物流和信息流能够尽快分离,所需信息可以一次识别出来,然后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到各个节点,降低了系统的成本。

(4) 柔性仓库的建设和仓储设备的采购需要大量资金。为了保证仓储系统的快捷工作,必须有针对性地配置设备;社会物流环境的变化可能会改变仓储商品的品种、规格和经营规模。因此,在规划时,要注意机械化系统的灵活性和仓库扩建的可能性。

(5) 小物料处理时间的原则是,无论是手动模式还是自动模式,每次物料处理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成本。通过复合操作,或减少不必要的移动,或引入可同时完成多个操作的设备,可减少处理时间。如图1-12所示,按上述原则对左图系统进行优化后,系统的组成要素由86个减少到40个,仅包括10个处理点、3个检查点、18条输送线、4个人工操作岗、0个排队点和5个缓冲站。

(6) 短的移动距离可以避免物流线路的交叉。移动距离越短,所需时间和成本越低;避免物流线路交叉,可以解决交叉口物流控制和物料等待时间问题,保持物流畅通。

(7) 建立仓库和选择仓储设备时,成本效益平衡原则必须考虑投资成本和系统效益的原则。在满足仓储经营需要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投资。


相关推荐